做花灯、看表演……如皋城南街道情意满满过中秋

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,近日,如皋城南街道组织各村(社区)开展形式多样的“网络中国节·中秋”主题活动,活跃节日氛围,增加邻里情谊。


  网络宣传讲中秋


  “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俗称八月半,亦叫团圆节,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……”


  新华社区结合“网络中国节·中秋”主题宣传活动,带领村民们制作传统手工月饼,线上直播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。以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为知识点,通过形象生动的图文和幽默有趣的讲解,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精髓。


图片1.png

  巧手花灯迎中秋


  中秋节花灯象征着团圆和谐,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祝福。活动现场,桃林社区网络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中秋节的由来、传统习俗及文化意义,特别是中秋赏月、吃月饼、提花灯等习俗背后的故事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,感受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。


  随后,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孩子们纷纷拿起材料包,制作起属于自己的花灯。从粘贴彩纸,到搭配装饰物,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大家独一无二的智慧和创意。经过数轮巧思,一盏盏形态各异、色彩斑斓的花灯在大家的手中诞生,每一盏都承载着孩子们的美好憧憬和对中秋佳节的深情厚意。


图片2.png


  欢歌笑语闹中秋


  月圆中秋节,阖家欢乐喜洋洋。在申徐村党群服务中心小广场上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舞蹈《北江美》舞姿舒展飘逸,经典老歌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诗歌朗诵《水调歌头》声音悠远婉转扣人心弦……精心设计的趣味比赛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,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节日气息。


图片3.png


  新华社区党总支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妇联在农家书屋开展“共话祖国美,同享团圆乐”中秋节主题活动。鲜嫩爽口的藕饼、齿颊留香的奶油南瓜、软糯香甜的月饼……志愿者们带来的拿手菜肴香气四溢,为中秋佳节增添了浓厚氛围。


图片4.png


  据了解,如皋城南街道还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、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,征集群众意向、需求,结合自身实际举办更多形式丰富、内容多样的活动,持续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(记者 钱姗珊 刘凯 通讯员 左严 章炜)


标签:

雨太大了,如皋5小时降水188.8mm,位列全国第一
如皋:赏一味蘘荷 品秋光苒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