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土特产”立起“金招牌” 如皋如城街道农特产品品牌“如果”发布

近年来,如皋市大力推进品牌农业理念创新,不断挖掘和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及产品。8月16日,如皋市如城街道发布农特产品品牌“如果”,打通幸福如城“田间”到“餐桌”的直通车,为乡村振兴、产业振兴注入“鲜”动力。



  晶莹甜香的葡萄、皮薄汁丰的脆梨、“红得发紫”的如皋紫桃、“晒足720天,只有如城有”的老酱油……傍晚时分,“如果”主题农展汇热情“开市”,集聚了如城街道部分村(社区)代表性农特产品的28个展位一字排开,一位位农户、种植户化身“带货达人”,将最新鲜、最走俏的产品从“田间地头”带到百姓舌尖。



  作为南通地区特有的地方品种,紫桃在如皋有上百年种植历史,2022年,如皋“新官紫桃”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。“新官紫桃是我们如皋特有的产品,通过这个‘如果’发布会,新官紫桃增加了知名度,同时也给我们村民带来了收益、打开了销路。”来农展汇短短一个小时就卖出100多斤,让如城街道新官村紫桃农户张文娟高兴坏了。



  同样喜上眉梢的还有如城街道沿河村牛姆无花果基地负责人陈宁,他在沿河村种植了800亩无花果,一直从事无花果干果加工。这次农展汇他带来的无花果鲜果颗颗饱满圆满、口感绵滑细腻,很快就被一抢而空。“没想到我们无花果的鲜果那么受欢迎,今后我打算把无花果采摘观光发展起来,让更多的人认识无花果,也让小小无花果成为甜蜜‘致富果’。”





  台下,吆喝不断、果香绵延;台上,来自如城街道35个村(社区)的村干部、非遗传承人、助农主播逐一走上“T台”,“秀”出特色产品,为所在辖区激情代言,唱响乡村振兴“致富欢歌”。作为首条发布的“如约”农文旅主题特色线路,凌青线将村里垂钓露营、鲜果采摘、研学观光等各个点位串点连线,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鲈鱼、虾蟹的肥美,还能跟葡萄、枇杷、翠梨撞个满怀。“不仅为我们村里的农副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,给那些农产品的业主提高了收入,也给老百姓也增加了就业的机率。”如城街道凌青村党总支书记陈军告诉记者。




  近年来,如皋市如城街道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坚持农业稳产增产、农民稳步增收、绿色优质农产品量质并举,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,探索出了一条“产景村”融合、“农文旅”联动发展之路。“把我们如城花木、盆景、新鲜的果蔬地理标志产品包括非遗产品一并打包发布,从而形成品牌效应。在乡村振兴、产业振兴中,让如城农特产品能有一个对外叫得响、让人记得住的品牌。” 如皋市如城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卫透露:今后,当地在“如果”品牌的基础上,还将陆续推出各条“如约”路线,发布如城全时令农产品,并开发地图年卡项目,辐射如城辖区内所有的如果“趣吃点”“趣玩点”,不断唱响品牌、带动产业、形成合力。(记者 钱姗珊 刘凯 徐慧



标签:

搭上“奥运快车”!央视聚焦如皋这家企业
又一项目“五证齐发”,如皋高新区项目建设不断加速